四川宜宾的地震,再次让地震这个自然灾害成为了热门话题,祈祷灾区人民平安。在这次地震中,地震预警系统及时的为震中附近的一些城市的民众的发出了预警消息,为人们的逃生争取到了不少宝贵的时间。
图1 电视上发出的地震预警消息(来源微博)
地震的预测一直是世界难题,现在的科技能做到的就是在地震发生后,快速的将消息传播给地震发生地周边人们,与地震抢时间来为受影响人群发出警告,为人们抢出几秒甚至十几秒的逃生时间。地震预警指的是监测仪器捕捉到地震波后,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可提前向周边地区发出地震信号。
智能手机的普及,就给了这个预警通知一个很好的通知方式,毕竟大多数人都是随身携带手机的。这里介绍几款与地震、地震预警相关的手机APP,当然希望大家都无需用上它们。这些APP都有安卓版与iOS版。
地震预警APP怎么用?
首先介绍的是一款来自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的“地震预警”手机应用,就可以实现地震预警,关键时说不定能帮上大忙。
图2 “地震预警”手机应用
“地震预警”手机应用的使用简单,安装后即可接收警报消息,不过为了能及时收到警报消息,需要给与它后台运行及开机启动权限,当然还少不了联网权限。
图3 记得给予“地震预警”自启动权限
地震预警在接收到预警中心发来的预警信息时,该应用会自动计算地震对手机所处区域的预估烈度和预计地震横波到达时间,为用户提供预警消息。(预警系统能够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
当在地震预警震级和预估烈度大于设定警告阈值时,地震预警应用就会发出警告甚至发出声音和震动警报。地震警报里包括了破坏性地震波预计到达手机所在区域的时间和影响大小。
图3a 地震警报
当预警震级或预估烈度小于用户设置的阈值时,应用记录所收到的信息,只供事后查询,不发出警报。
当收到预警消息后,软件会根据地震烈度来发出不同的报警声音及倒计时,倒计时完毕就是地震波到达你所在位置的时间。提供地震信息的说明,预设地点的估计烈度、预警时间和地震发生地点、时间和震级。
用户可以在地震预警的科普栏目中熟悉报警声音。也就是说,只要你听到滴滴声的警报,就马上要起身逃到空旷地带。
破坏性地震警报:倒计时+“滴滴”声。
有感无破坏地震警报:倒计时+“滴”声。
无感或弱敢地震警报:倒计时。
用户可在设置→预警选项中设置震级阀值,也就是需发出警报的地震级别。地震预警应用贴心的为用户设置了白天与夜晚两种方案。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给出的触发策略建议是:白天为 4 级 2 度,夜晚为 5 级 3 度,大震提醒的触发震级可选择 6 级。
图4 设置预警策略
除了地震预警功能外,“地震预警”还能查询地震记录及对所在地有无影响。
图5 地震记录
“地震预警”还拥有灾情上传功能,用户可以上传地震灾情,帮助收集灾情险情线索。
图6 上传灾情
不知为何的是,小编写稿时,“地震预警”应用的安卓版使用不正常(没有最新的地震记录,都是几个月前的),而iOS版的正常。还有就是两个版本的账号注册功能异常,表现为无法成功显示验证码。
福建地震预警 较为直观的地震信息
同样的地震预警应用还有“福建地震预警”,它的功能与“地震预警”应用类似,也拥有地震预警功能,不过它的最新震情内容比较的直观,以各种颜色来标识不同的地震级别,还附上了地图,如果对用户所在地区有影响则会标示出预警时间、预警等级等的信息。
图7 福建地震预警最新震情
图8 对本地有影响的标示
预警与自救工具 国家应急广播
这里还推荐另一款也是应急使用的手机应用“国家应急广播”,该应用为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预警(包括各种自然灾害)消息,及突发事件的新闻,此外该应用还带有全面的科普知识急救逃生知识,还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逃生工具及一键求助工具。、
图9 预警消息
图10 多种求救工具
中国地震台网公众号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
网友们还可以关注“中国地震台网”的公众号以及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及时收到地震消息,不过这两个可不是预警消息,而是地震后的消息推送。中国地震台网速报的微博已经被小编在前一阵子的台湾海峡地震时设置为了特别关注了。
图11 中国地震台网”的公众号推送的地震消息
图12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
地震预警科普
1、不能惊慌,避免拥挤或踩踏。
2、若预警时间大于疏散到安全地点所需时间,则赶紧到安全地点避险。
3、在室内考虑躲避在立柱、承重墙墙角、坚固的桌子等旁边。
4、远离可能发生物体倒塌或坠落的区域。
6、预警信息仅供参考。
6、要把预警信息当成地震触发对待。
7、没搜到警报但感受到地震时仍然需要避险。
总结
有备而无患,在手机中装上一款地震预警的APP以防万一,但愿它一直在手机里安安静静的。需要注意的是地震预警目前是存在盲区的,以地震的震中为圆心,21公里为半径的区域内,属于预警的盲区。在盲区内的民众会先感受到晃动,再听到预警的警报声。地震预警的有效范围是21公里—200公里。